精彩小说尽在星座小说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胜国录 > 第4章 适逢其会

第4章 适逢其会

佚名2020-08-21 17:40:28

江充的献计到底打动了纪柏棠!宗旨既定便要着手实施了。这篇文章,攻所必救四个字是题眼,几番思量决定从严敬铭入手。因而挑灯动笔,亲自拟了一道奏疏并一个附片。朝臣奏事,向例准在奏折之中附片,附片不具衔名,直书议论,比起奏折虚文明快得多。此外,奏折都需发交内阁归档,附片则可由皇帝自行处置,如有必要大可以抽取下来,是一个类似于密折的妙用。

行文虽扣题眼,但最终的目的却是要让燕王取宁王而代之。宁、燕两王都是当今皇帝的同胞兄弟。在先帝诸子中,皇帝行四居长,宁王行六,燕王行七。两王才具分殊。宁王大器早成,久有贤名,燕王则是谨慎有余,胆魄不足,未免庸碌。相传先帝在日,颇钟爱聪颖的宁王。但长幼有序,先帝亦很踌躇。宁王年少,又自负才略无双,锋芒毕露,对一班因循守旧,尸位素餐的大臣往往不留情面,直言其短。而他的四哥,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在师傅的教导下很懂得笼络人心,博得了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帝不过是个守成皇帝,缺少英主的纵横之才,亦无威望,统驭臣下做不到收发由心,便放弃了传位六子的想法。这也正是王朝气数了,倘若宁王继位,锐意更新,一般庸碌老臣势必难安于位,革故鼎新自不待言。到先帝自知不起,遗命太子继位的同时,以朱笔封六子为亲王,所以宁王的爵位与其他兄弟不同,不是由今上所封,更显其超然地位。而这“宁”字,应是先帝希望诸子,特别是四子与六子之间,能够和衷共济,开拓皇朝。

当今皇帝继位,首先封的自然是同胞兄弟。燕王生于安乐,承平日久,并无大志。他亦有自知之明,皇位论长是四哥,论贤是六哥,自己绝不应有任何非分之想。因而优游岁月,安享富贵,与两位兄长的关系都颇融洽。未曾想,国事剧变,内则老成凋零,外则叛乱陡起。皇帝一面培植新进,调兵遣将,一面感到心力交瘁,无所依仗。当然地想到了重用手足。宁王才具傲视同侪,首获大用。东南用兵,皇帝指授方略,而在内阁总其责的正是宁王。当时地方糜烂,宁王处置未免操切,行军打仗,亦非令行禁止不能鼓舞士气,皇帝对宁王的处置颇为欣赏,而朝中一班庸臣以及地方上贪生怕死将领都觉得难安于位,必得寻机攻去宁王。几番寻觅,居藩多年,静极思动的燕王无疑是最佳人选,所以暗中很有一番势力支持燕王,不过前几年大局所关,轻易不得发动罢了。

纪柏棠笔下来得,这一奏一片文不加点,但上书的人选却不能是自己,在小楼中凝神沉思,有了计较。

军需报销严敬铭等人虽然已经有了定见,但也都知道,想要最后实现免办也非易事。固然要在皇帝兴头上办结了这件事,但也并非要争这一两日的功夫,何况章绍如的五十大寿已是近在眼前了。及至多年后,人世沧桑,时过境迁,帝都的百姓仍对当年章阁老庆寿的盛景历历在目。当时的章绍如尚未入阁,仅是内调帝都,听候简用的总督身份。总督在地方上虽然起居八座,气派傲视王侯,但为人臣子在帝都能够得蒙赐寿,实在是难得的恩遇。章绍如感激之余,亦不免忧谗畏讥,所以寿宴场面并不怎样铺张,对访客也是礼遇有加。章府门前,原本有官兵职司弹压,章绍如亦特别嘱咐,对于看热闹的百姓只要不使场面混乱,听其自便。

寿辰当天,章府门前冠盖云集,热闹非常。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内阁阁臣、六部尚书十二侍郎均亲身致贺,宁、燕两亲王亦送了寿联。内阁六部乃国家中枢,亲王仪制尊贵,礼绝百僚,能有此表示,实在是非常的殊荣,也正见得章绍如宠命优渥,风头一时无两。

这一日的寿宴之上,谭盛兰所献的是一出《秦琼卖马》。当年他初出茅庐,正是凭借此戏一炮而红,从此在梨园之内声名鹊起。如今有二十年的功夫加进去,火候更是非同凡响,身法、唱腔无一不是炉火纯青。自受命供奉内廷,谭盛兰已很少在外登台,如今不仅不辞辛劳,所献的又是轻易不露的绝活,是以一亮相就赢得了一个满堂彩。这边端坐的章绍如,当谭盛兰自“出将”现身,便站起向着戏台缓缓作了一揖。礼并不十分重,但当朝重臣,这份心意着实可感,谭盛兰故而格外卖力,一出《卖马》唱得是绕梁三匝,余韵十足。

这一场寿宴下来,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章绍如不日将会大用。因为这是明摆着的,内阁六部,宁、燕两王,几乎已是朝野全部势力。

寿宴的情形自然会传入皇帝的耳中,恩赐寿宴是明发了谕旨的,臣下秉承他的意旨,场面热闹一些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皇帝想到近来看到的一封奏折,其中提到大臣结党的话,如今虽然没有明显的迹象,但确实也是不可不防。同时也想到,这个附片固然可以留着,奏折还是要发交内阁。

奏折是一个名叫陆桐的御史所上,话说得很冠冕,道是如今战事已毕,理应从速办理军费报销一案,朝臣不可因局势太平而有懈怠情事。言下之意,主管户部的严敬铭不免有失职的嫌疑。御史向来是朝廷耳目,职司监察,陆桐所发的议论虽然过苛,却也无可厚非。所以当皇帝在朝会上问到报销案时,众阁臣都只当是寻常政务,只有纪柏棠知道,自己的暗箭终于要起作用了。阁臣各抒己见,皇帝一听之下,果然觉得刺心,因为宁王与韩雍都是先为严敬铭辩解,皇帝并非真的要追究严敬铭的责任,但内心有了成见,愈发觉得阁臣之间;联系确实太密了,同时附片之中那句,“亲贵久在枢廷,枝叶根深,虽忠忱之心不移,分庭之势已成,亦非爱护保全之道。”便更觉得动听了,宁王在内阁,确实呆得太久了。平心而论,平乱之成功,在于皇帝能对宁王信任不疑,扬其所长。而皇帝自己能虛衷以听,甚至有时候垂拱而治,任宁王便宜处置。只可惜能共甘苦而不能同享福的例子,史不绝书。

自从东南军务收束,在枢廷多年的宁王,固然有肩头责任一卸的轻松之感,但多年操劳毕竟不是全无影响,新近又添了气喘晕眩的毛病,很有些倦勤模样。而朝中一班大臣眼看动乱将要平息,故态复萌,对宁王的政令往往阳奉阴违,宁王事事掣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未免心灰意懒。同时宁王亦明显的感觉到皇帝的信任不如以前,仔细一想,为人臣子,最怕功高震主,如今自己是处在嫌疑之地了。好在皇帝只是想设法裁抑宁王势力,手足还不至于相残但参商痕迹,无可避免。在皇帝亦觉得不妨给燕王一个机会。而宁王心灰意冷打算急流勇退之余,亦有冷眼旁观之意,想看看繁重国事,以燕王才具,能承担几分,这就未免涉于意气,以国事为儿戏了。

两王势力的此消彼长已经是第二年的事。这年皇帝由于东南平定,万象更新,下诏改元兴平,在皇帝当然想不到这将是王朝的最后年号。

兴平元年二月,宁王以气喘晕眩难任繁剧为由,奏请开去本兼各职,归府调养。皇帝破例未与阁臣商议,下旨照准。未几,章绍如奉旨入阁。

小说《胜国录》 第4章 适逢其会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一部 冠盖京华 第1章 勋臣入京 第2章 平地风起 第3章 围炉定计 (推荐) 第4章 适逢其会 第5章 高楼风雨 第7章 天策开府 第8章 江南流连 第9章 正臣遭忌 第10章 内轻外重 第11章 祸起边关 第12章 骁骑入卫 第15章 困守孤城 第16章 寸土必争 第17章 袍泽故旧 第18章 热血寒霜 第2章 羽书勤王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