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星座小说网!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 巴甫洛夫之父费奥特尔:让孩子的手勤劳起来

巴甫洛夫之父费奥特尔:让孩子的手勤劳起来

张振鹏2022-05-07 08:57:47
  ?? 对于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巴甫洛夫怀着激动的心情这样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是他给了我一双勤劳的手,他教会我过简朴的生活,让我有可能受到高等教育。”而这位科学巨人的父亲正是一位穷苦的乡村教士,但他懂得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


  巴甫洛夫(1849~1936),全名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1875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1879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研究院,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在60多年的科学活动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立了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他以生理实验证明:如果没有外部世界对动物的感官和脑子的刺激,动物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心理活动,心理是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他对神经病及精神病的临床医学也有很大贡献。1904年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1935年8月,86岁高龄的他主持了第十五届国际大会,并荣获“全世界生理学元老”称号。


  费奥特尔,教士,却热爱非宗教神学书籍,其中不乏各种自然科学著作、民主主义者的革命读物,被当地的***教士们指责为“自由思想家”。


  从书中汲取力量


  巴甫洛夫的成才,源于父亲费奥特尔的一个破书架。虽然他的父亲是一个穷教士,但却喜欢读一些非宗教神学的书,其中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的著作,甚至还有一些民主主义者的革命刊物,正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被当地一些***教士们指责为“自由思想家”。


  父亲费奥特尔爱读书的嗜好给巴甫洛夫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父亲的那个破书架成了巴甫洛夫了解社会与自然知识的窗口。父亲知道书籍能让人产生力量,所以,他经常让巴甫洛夫读书,并且要求他每本书至少要读两遍,读过之后要能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自己思考答案。


  十三四岁的时候,巴甫洛夫在父亲的破书架旁阅读了俄国大量的进步书籍,这大大增加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开始怀疑宗教神学,转而崇尚自然科学与民主精神。


  15岁时的一天,巴甫洛夫在书架上翻到了一本书——英国生理学家路易士的著作《日常生活的生理学》,这是一本通俗读物,年少的巴甫洛夫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他对生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此,巴甫洛夫就和生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那本书当成了宝贝,珍藏了一生。


  1870年,巴甫洛夫在教会学校已经学习了5年,成绩特别好,再过一年就可以做教士了。让巴甫洛夫将来献身神职也是父亲的初衷,但是当时的巴甫洛夫已经从父亲书架上书中接受了科学的思想,他不愿意走父亲的老路,于是自作主张考入彼得堡大学数理系的生物科学部。当巴甫洛夫向父亲说明了自己的意愿时,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违背他的初衷而训斥他,相反,父亲十分尊重他的兴趣和新的选择。


  开始,费奥特尔建议说:“你在教会学校毕了业再转学吧!”巴甫洛夫低声而肯定地回答: “爸爸,我不能浪费时间了,我有很多事情急需知道。”


  费奥特尔问:“你急需知道些什么呢?”“我特别想知道,人体的构造是怎样的。”巴甫洛夫回答。


  “你想当医生,是不是?”“不是。”巴甫洛夫摇摇头。


  “那你为什么要知道人体的构造呢?”“为了帮助人。为了使人类变得更健康、聪明而又幸福。”巴甫洛夫热烈地回答。


  “你很有胆量,你的想法更是勇敢。你能实现你的理想吗?”父亲关切地问。“我已经下定决心了,爸爸,我会下苦功夫的。”


  父亲明白,对这件事,儿子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于是立即站起来,高声说:“好好地学习;有学问才有前途,没有学问将一事无成。好吧,我祝你成功!”费奥特尔用这两句话作为给孩子的临别赠言。


  带着父亲的殷切希望和嘱托,巴甫洛夫在大学的学习非常勤奋。在生理学教授西昂先生的指导下,他开始从事神经对血液循环影响的研究。1875年,他的毕业论文《论述支配胰腺神经》被学校授予金质奖章。从那以后,巴甫洛夫潜心于生理实验研究,先后在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大脑系统等领域获得重大发现,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生理学无冕之王”。


  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开拓胸怀,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教子点睛:


  书籍确实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孩子生活得充实有意义,父母需要鼓励和指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让孩子充分汲取书籍的营养。要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他的读书习惯,这是父母的责任。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巴甫洛夫的家乡是俄国中部一个名叫略桑的小镇,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贫农,父亲费奥特尔是乡村教士。在当时,人们根本就瞧不起教士这种职业。巴甫洛夫小时候,家里的生活很穷苦,父亲的收入少得可怜,全家还依靠种菜维持生活,有时母亲去别人家做工。


  作为父亲,费奥特尔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他教巴甫洛夫从小就学习种菜、种花和植树。巴甫洛夫经常在帮父亲在地里干活,是父亲的好帮手。


  父亲费奥特尔干起活儿来非常有毅力,还有执著的耐性。受父亲的影响,巴甫洛夫只要一看到父亲干活儿的神色,就一定能坚持把该干的活儿都干完。渐渐地,巴甫洛夫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影响也非常大,因为他的学习也非常刻苦。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劳动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孩子更应该从小爱劳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须尽早开始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


  其实,一个人是否热爱劳动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知识水平、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劳动品质。大凡小时候热爱劳动的人,长大后都特别能做事,能吃苦,工作也非常努力,成绩当然也很出色;凡事小时候不爱劳动,时时处处懒散拖沓的人,最终成就不了大事,因为他没有锻炼出一种谋生的本领。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的456名男孩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过程。


   在这些孩子进入中年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管这些人的智力、家境、种族或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也不管他们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从小参加劳动的人,即使只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家务的人,生活得要比没有劳动经验的人更充实更美满。


   具体结果如下:当年爱劳动的孩子与不爱劳动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劳动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爱劳动的孩子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做一些家务,可培养他吃苦耐劳、珍爱劳动成果、珍惜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良好的品质,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


  这一调查结果证明,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启发当代父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劳动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作用。


  孩子从小爱劳动可以让他获得谋生的能力,这样,他在生活上就能独立,在工作上就能独当一面,在面对挫折时也善于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以,父母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为他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对他进行早期的劳动训练,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需要父母与孩子一起劳动,这也是在给孩子做表率和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给孩子的是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我们和孩子一起劳动,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全部教育。他们能自己教育自己,因为他们参加劳动……劳动是最体贴人的最靠得住的保姆,同时它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段话“表达了劳动人民充满智慧的教育观点”,因为,“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关于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父母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行为训练,二是思想训练。


   在行为训练方面,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做,如穿衣、洗澡、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父母不要替他包办代替,不要溺爱孩子。对于这些简单的劳动,父母要反复强化训练孩子,直到他会做为止。这是让孩子拥有劳动意识的第一步。


  在思想训练方面,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讲一些热爱劳动的故事,当然也需要给他说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同时,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很光荣,很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孩子就会乐于去做事,去劳动。


  劳动不仅能够造就一个人,而且还能够给人以快乐和幸福。对于孩子来说,只有他具有的劳动的意识,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劳动,而这种劳动意识的培养一定要趁早。


  教子点睛:


  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要让孩子懂得,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长大后才能做更多的大事;父母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的双手变得勤劳起来,这会对他身心健康发展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


  重视劳动教育


  费奥特尔认为,劳动能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可以说,正是这种劳动教育,毫无疑问地影响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坚强性格,使得巴甫洛夫终生具有克服一切困难的持久毅力。


  可以说,巴甫洛夫对体力劳动的热爱始终如一。在长大成名后,他一直保持着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的习惯。他认为,体力劳动是运用脑力后得到很好的休息,能让肌肉变得结实,身体变得健康。


  其实,这种从小在劳动中养成的耐性,是巴甫洛夫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在给苏联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告诉他们,从事科学工作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


  作为父母,一定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孩子来说,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一定的实践技能和技巧,也不仅在于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能给孩子一个广阔无垠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激发孩子的道德、智力、审美情感的培养。如果缺失这样一片天地,那么对孩子们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完整的。


  在西方国家,人们早已经注意到劳动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他们甚至把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地写进了法律: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


  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法律,不过,父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提供一些劳动岗位,从而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谈不上孩子的全面发展。对父母来说,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大教育功能的认识。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劳动是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孩子为了浇花,开始提了一小桶水,接着他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结果,他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你不必担心,因为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别的喜悦都不能够比拟的真正喜悦。在这种辛勤的劳动中,孩子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而且可以了解到他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而且这种自我了解是非常愉快的。一个大约5岁的孩子栽了一棵玫瑰树,开出了一朵很美丽的花,他不仅十分惊讶地观看着自己双手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而且还观察了自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像这样,孩子在慢慢地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来认识他自己。”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适当补一补“劳动课”,通过劳动实践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和技能培养,增强他的劳动观念,这也有利于提高他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独立自主、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要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扎根于孩子的心灵!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劳动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一位负责任的父母,一定不会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教子点睛:


  今天的社会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父母一定要更新观念,重视劳动与人的素质提高的密切关系,对孩子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训练,提高他的劳动意识,使他逐步成长为自立自强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小说《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巴甫洛夫之父费奥特尔:让孩子的手勤劳起来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前言 卡尔·威特之父老卡尔·威特:早期教育很重要 查尔斯·达尔文之父罗伯特·达尔文:开发保护想象力 约翰·D·洛克菲勒之父老洛克菲勒:理财教育 巴甫洛夫之父费奥特尔:让孩子的手勤劳起来 马克西姆·彼什柯夫之父高尔基:循循善诱,悉心引导 阿格·玻尔之父尼尔斯·玻尔:培养思考力 英迪拉·甘地之父尼赫鲁:家书传深情 泰戈尔之父戴宾德纳特·泰戈尔:大自然的教育 亨利·福特之父威廉·福特:重视培养成就欲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